首页 移动版
网站首页 > 疾病百科 >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
[常见病因]

(一)发病原因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,病毒由内,外两层衣壳及含11片段的双股RNA核心组成,根据组成内层衣壳的主要蛋白质(VP6,即病毒6号蛋白)的抗原性不同,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(ELISA)及补体结合等试验,可将病毒分为A,B,C,D,E等属,引起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轮状病毒为A属,成人轮状病毒腹泻为B属;B及其他属轮状病毒与动物感染相关,轮状病毒根据其外层衣壳蛋白VP4及VP7的不同抗原性,通过中和试验,又可分为若干血清型,引起婴幼儿腹泻属1~4血清型;动物轮状病毒仅限于3~7血清型。(二)发病机制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十二指肠及空肠近端黏膜上皮细胞,使绒毛顶端上皮脱落,绒毛变短,脱落上皮被由隐窝新产生的上皮取代,这些新上皮细胞不够成熟,缺乏双糖酶,因此腹泻发生机制与绒毛破坏影响吸收,双糖酶缺乏及上皮细胞损伤,进入肠腔分泌有所增加有关,近年来的研究发现,肠上皮细胞膜上存在轮状病毒受体,轮状病毒外壳蛋白VP4是病毒感染细胞的吸附蛋白,通过与靶细胞受体结合而进入上皮细胞,病毒侵入肠道后,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内复制,使细胞发生变性,坏死,微绒毛肿胀,不规则和变短,受累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,固有层可见淋巴细胞浸润,因此,小肠黏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能力受损而形成腹泻,另一方面,继发的双糖酶分泌不足使食物中糖类消化不完全而积滞在肠腔内,并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,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,加重呕吐和腹泻。

[传染方式]

粪口传播

[多发人群]

儿童

[患病比例]

本病多发幼儿,感染率较高,80%患儿有感染经历

推荐医院

温馨提示

[多发人群]

儿童

[就诊科室]

小儿内科

声明:仅供病友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。

Copyright © 2016 169健康网 粤ICP备16056382号  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:(粤)-非经营性-2017-0246

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0236号

用微信扫一扫

微信关注169健康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