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移动版
网站首页 > 疾病百科 > 出血性疾病
[并发症]

贫血、失血性休克。

[典型症状]

1.皮肤黏膜下出血各种出血性疾病特别是血管及血小板疾病,最常见、最易发现的症状和体征是皮肤、黏膜下出血。其表现因出血程度、范围及出血部位不同而呈现下列类型。(1)出血点:指皮肤上直径2mm以内的出血,多如针头大小,通常不高出皮面,按压不退色。早期呈暗红色,1~2周内完全吸收。出血点可散在分布全身各部位,以四肢较多见,躯干下部较常见。(2)紫癜:为直径3~5mm的皮下出血,不高出皮面,压制不退色,其性质、特点、部位及临床意义与出血点相同。(3)淤斑:为直径5mm以上的皮下片状出血,分布部位与出血点、紫癜相同。单发及多发小片状淤斑,一般提示为血管或血小板疾病;大片淤斑常见于严重血小板减少或功能缺陷及严重凝血功能障碍。(4)血疱:口腔黏膜血疱常为重症血小板减少的表现。(5)鼻出血:血小板疾病、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常见。但高温、气候干燥情况下,正常人也可出现鼻出血。如只有一侧鼻腔出血,局部血管因素要比凝血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大。(6)牙龈出血:是血小板疾病和血管性疾病的常见症状。2.深部组织出血深部组织出血常见于较深皮下、肌肉、关节腔及浆膜腔等部位。(1)血肿:较深部皮下、肌肉及其他软组织出血。血肿较大时可引起胀痛,压迫邻近组织器官引起疼痛及功能障碍等。轻度外伤或自发血肿常见于凝血机制障碍,如血友病等。(2)关节出血:常见于负重关节如膝、踝、肘、腕及髋关节等。早期可见关节肿胀、疼痛,关节穿刺可抽出不易凝固的陈旧性血液。反复关节出血可导致关节永久性畸形及严重功能障碍。关节出血常见于凝血机制障碍,如血友病等。(3)浆膜腔出血:主要见于腹腔、胸膜、心包及睾丸鞘膜出血。原因不明或自发性浆膜腔出血多见于凝血机制障碍,如血友病等。(4)眼底出血:多见于严重血小板减少及严重血管病变者,其他出血性疾病较少见。3.内脏出血内脏出血临床可表现为咯血、呕血、便血、血尿、引导出血及中枢神经系统出血,出血量较大。除相应器官、系统症状外,还可伴有失血引起的循环障碍,甚至休克等症状。主要见于重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凝血因子缺乏症。

[诊断依据]

1.病史了解患者病史至为重要,需注意以下几方面:(1)出血类型:以皮肤及黏膜的淤点、淤斑为主,多提示血小板性或血管性出血,如淤斑隆起,多提示为血管性。(2)出血诱因:有药物接触史,多提示血小板性;如轻伤后出血不止,多为凝血因子障碍。(3)家族史:应询问祖父母,父母及兄弟姐妹以及外祖父母、舅父有无类似病史及出血史。2.体检观察出血的形态与分布,是否对称,平坦或高出皮表。有无肌肉出血或关节腔出血,有无全身性疾病表现。3.实验室检查根据病史及查体可能提供一些诊断线索,先采用一些简单的化验进行筛选,查明在哪一环节,然后再做较复杂的确诊性试验。

推荐医院

温馨提示

[概述]

出血性疾病是一类由于止血机制异常所致的疾病统称。出血性疾病大体上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,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部位的出血。

[临床症状]

出血点、瘀斑、鼻出血、血肿、内脏出血等。

张荣健 编审专家

主任医师

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 空勤科

声明:仅供病友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。

Copyright © 2016 169健康网 粤ICP备16056382号  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:(粤)-非经营性-2017-0246

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0236号

用微信扫一扫

微信关注169健康网